阿曼投资局深度参与中国不良资产处置,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

阿曼投资局(Oman Investment Authority, OIA)与中国华融、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中国银河资产五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五大AMC”)达成战略合作,五大资产管理公司助力阿曼投资局打造“一带一路不良资产跨境处置线上平台”将于2025年5月正式上线。这标志着阿曼投资局202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通过近一年的战略布局与本土化实践,迈出深化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合作的关键一步。此次合作不仅是国际资本首次大规模参与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更通过数字化创新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参与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通道。

一、合作背景:外资首度入场,共探中国不良资产新机遇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近年来持续扩容。截至2024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超4.5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及企业端困境资产规模亦快速攀升。与此同时,中国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市场开放,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吸引国际资本参与困境资产重整。

阿曼投资局作为中东地区主权财富基金代表,管理资产规模逾1800亿美元,其“向东看”战略聚焦亚洲新兴市场的高增长领域。2024年6月,阿曼投资局正式获批进入中国市场,随即启动为期近一年的深度调研,与五大AMC共同探索跨境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模式。阿曼投资局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蕴含巨大机遇,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协作与资源互补,打造全球化不良资产处置的标杆。”

二、合作核心:数字化平台赋能,构建跨境处置生态

此次上线的“一带一路不良资产跨境处置线上平台”,是双方合作的核心成果,旨在打通信息壁垒、提升处置效率,并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全流程服务。平台具备以下核心功能:

1.全球化资产信息透明化

·资产库数字化:整合中国五大AMC持有的超2万亿元不良资产数据,覆盖制造业、房地产、能源等领域,支持多语言实时检索与智能匹配。

·动态估值模型:结合阿曼投资局的全球资产定价经验与中国AMC的本土化评估体系,开发AI驱动的跨境估值工具,提升定价透明度。

2.跨境资本与项目精准对接

·线上路演与竞价:国际投资者可通过平台直接参与资产包竞标,支持人民币与美元双币种结算,降低交易门槛。

·联合投资机制:阿曼投资局计划初期注资10亿美元,与中国AMC成立专项基金,重点投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高端制造与绿色产业重组项目。

3.技术赋能风险化解

·区块链存证:资产权属、交易记录全程上链,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 ESG智能筛选:平台嵌入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模块,优先推荐符合碳中和目标的资产项目,例如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改、新能源资产收购等。

三、战略意义: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进入“全球化2.0”时代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从“本土化处置”向“全球化协同”转型,具有多重里程碑意义:

1.外资准入机制突破

·阿曼投资局的直接参与打破此前外资通过合资或QFII间接入场的局限,未来或吸引更多中东、东南亚主权基金入场,推动市场多元化。

2.处置模式升级

·国际资本带来成熟市场的债务重组、破产重整经验,与中国AMC的本土政策资源形成互补。例如,阿曼投资局提出的“产业纾困+跨境资本导入”模式,可为陷入流动性困境的中国企业提供重整方案。

3.数字化转型标杆

·平台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提升资产处置效率,推动行业从传统“人工尽调”向“智能决策”转型。据测算,平台上线后,资产匹配周期将从传统模式的3个月缩短至30天。

4.人民币国际化加速

·双币种结算机制与跨境交易设计,将提升人民币在不良资产领域的使用比例,助力人民币成为国际资产配置的主要计价货币。

四、未来展望:从合作到生态共建

阿曼投资局与五大AMC的合作不限于资产处置,双方计划进一步拓展至以下领域:

·区域联动:以中国为枢纽,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良资产跨境流转,例如中东基建项目与中国产能过剩资产的对接。

·绿色金融创新:联合设立“碳中和不良资产基金”,支持高碳行业绿色转型,挖掘环境权益资产价值。

·监管协同:推动跨境数据流动、税收优惠等政策框架落地,为国际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

结语:开放与创新,共筑全球资产处置新生态

阿曼投资局与中国五大AMC的战略合作,既是中阿经济互补性的深化,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通过数字化平台与全球化资本的双向赋能,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正从“风险化解池”升级为“价值发现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参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未来,随着更多国际资本与技术力量的加入,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有望成为连接亚洲与全球的枢纽,为世界经济注入“中国智慧”与“中东方案”。